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《传统手工艺》课程展示----非遗皮雕作品展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3-10-14 】

国之大者,匠心筑梦!为了探寻非遗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切合点,涵养学生的工匠精神,并聚焦于文旅融合、文化“两创”、“山东手造”等视角,视传专业开设了《传统手工艺》课程,在授课中为同学们讲解了皮雕艺术的起源及发展历史,皮雕作品中的文化意蕴,并进行操作演示,力求培养学生承习技艺的“道承精神”、存乎一心的“志业精神”、追求极致的“超越精神”、致知力行的“实践精神”。

2022年9月,皮雕技艺入选了第七批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皮雕技艺也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,编号VII-139。皮雕是一种在皮革表面进行雕刻加工的工艺,以植鞣皮革(一种以富含单宁的植物糅剂加工而成的皮具原料)为雕刻材料,使用旋转刻刀、印花工具、起鼓工具、压擦器等在皮革表面刻画、敲击、挤压,以此制作出带有各种凹凸效果的生动立体图案,使单一的皮具制品拥有了无限的艺术气息。这种独特的皮雕艺术也被称为“软浮雕”,与传统刺绣、皮影戏等共同被称为民间艺术的“活化石”。

中国在红山文化时期(公元前4000—前3000年)就出现了皮革制品。在周朝的手工艺专著《周礼·考工记》中曾列出了三十多种手工技艺,其中就包含了皮雕技艺。在《考工记》中曾记载了糅制皮革的效果要求:“鲍人之事,望而视之,欲其荼白也;进而握之,欲其柔而滑也;卷而搏之,欲其无迤也”。也就是说糅制而成的皮革一定是观之素色自然,握之柔软丝滑,量之厚薄均匀的效果。

在胶东地区,皮雕常见于老一辈胶东人的陪嫁箱子上,并且为了符合嫁娶的喜庆氛围,匠人们会在这些大号皮箱子上雕刻繁复绚丽的吉祥纹样。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唐草纹,也称作“忍冬纹”。唐草是蔓生植物,其生命力和延伸力非常强,代表着长长久久、繁荣昌盛的吉祥寓意。

皮雕艺术的材质选择、创作题材、造型构图等方面还蕴含着“天人合一”的生态观念、“天圆地方”的思维观、“图必有意,意必吉祥”的造型观以及“见善若惊,嫉恶若仇”的道德观等。对传统皮雕艺术进行传承与发展,创作具有本土文化价值的手工皮雕作品有助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,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,为接下来的艺术创作增添文化底色。

在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的同时,充分发挥学科优势,全面提升民办院校艺术专业服务社会文化建设、促进文旅产业发展、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质量,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。

结语:

三百六十行,行行有非遗

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

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

匠心筑梦,乐道拾遗,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让非遗回归寻常百姓生活。

Baidu
sogou